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规章制度>>正文

广州体育学院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

为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以及《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意见的通知》(粤教师函〔2014118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引导我校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现就建立健全我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 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 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 学方向,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 到全面发挥。

2.坚持尊重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 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 厚爱并重,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3.坚持聚焦重点。围绕重点内容,针对突出问题,发挥  党委教师工作部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压实各部门、 教学教辅单位的主体责任,协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  化、常态化。

4.坚持继承创新。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全面总结改 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经验,适应新时 代变化,加强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三)工作要求

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 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建 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 制,引导广大高校教师自尊自律自强,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 行之师、学问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四)总体目标

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呈现新貌。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师道尊严进一步提振。

二、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

(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1.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学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使广大教师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清中国和 世界发展大势,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 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坚持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到学 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进一步凝聚起师生员工思想 共识,使之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充分发挥 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身教重于言教,引导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强化教育 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健全教师志愿服务制度,鼓励 支持广大教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 教育情怀。重视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的教 育引导,增强工作针对性。

3.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 建强教师党支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建好党员教师队伍,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  坚力量。重视在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 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开展好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涉及教师利益的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应征求教师党支部意见。

(二)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1.突出培训明德,创新方式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 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做好教师的入职培训,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签订师德 承诺书,强化职业操守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培训 的第一课。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 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 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师德教育,鼓励广大教师 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师德教育效果。在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学科研培训、 研究生导师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活动,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全过程。

2.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充分发 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 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避免重教书轻育人倾向。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通过老带新等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其尽快熟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方法,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及教师生涯全过程,师范生 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在职教师培训中要确保每学年有师德师风专题教育。

3.突出典型树德,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建立师 德建设专家库,把高校师德重大典型、全省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他们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综合运用授予 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手段,充分发 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 树宣传活动,组织教师中的时代楷模、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开展师德宣讲。鼓励各部门、教学教 辅单位采取实践反思、情景教学等形式,把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

4.突出规则立德,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系列文件等为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 系。强化纪律建设,全面梳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要求,依法依 规健全规范体系,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宣传教育。加强警示 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 德底线。

(三)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1.严格招聘引进,把好教师队伍入口。规范教师资格申 请认定,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制度,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 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建立科学完备的标 准、程序,坚决避免教师招聘引进中的唯分数、唯文凭、唯 职称、唯论文、唯帽子等倾向。严格规范教师聘用,将思想 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加强试用期考察,全面 评价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对不合格人员取消聘 用,及时解除聘用合同。高度重视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全方位 考察,提升人才引进质量。

2.严格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将师德考核摆在 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师德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 和提醒作用,成立广州体育学院师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依 照《广州体育学院师德规范及考核办法》,每年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及时将考核发现的问题向教师反馈,并采取针对 性举措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整改。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 运用,对违反师德规范,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 一票否决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其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进修深造、导师遴选、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当向教师说明情况,听取教师本人意见,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

3.严格师德督导。学校不断完善师德年度考核评议、重 大师德问题处理等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 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 会、学术委员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建 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向社会公布师德举报电话,及时掌握 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对师德问题做到 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强化社会监督,探索建立 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 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将监督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 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4.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推动落实新时代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规范,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  业行为负面清单。严格执行教育部师德规范相关规定,对我校教师有:(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剥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5)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6)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7) 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8)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等行为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开除,对严重违法违纪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着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1.强化地位提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制定学校改革发 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决策、文件,充分听取教师代表意见。 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完善表彰奖励及管理办法,依法依 规确定荣誉获得者享受的政治、生活待遇,加强对荣誉获得 者后续支持服务。

2.强化权利保护,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依法执 教的职业权利,明确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教师尊严不可侵害,学校为教师维护 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等方面支持。

3.强化尊师教育,厚植校园师道文化。推进尊师文化进 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将尊师重教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 体系。做好教师荣休工作,礼敬退休教师,弘扬尊师风尚。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 主权利。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引导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重教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学习教育。

4.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将师德宣传列为学校年度宣传工作 的重点。加强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的影视文学作品创作,通过组织演讲、征文比赛、师德报告等形式,善用广播、报纸、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递教师正能 量,宣传我校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以教师节等节日为契机,表彰优秀教师和师德建设、教书育人等工作成绩的先进个人,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每年9月在全校开展师德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教师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五)充分激发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

1.注重师德激励。学校对职业道德高尚,工作业绩卓著的教职工予以表彰和奖励。在同等条件下,凡获得国家级、 省部级师德先进个人及以上的教师,在教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才遴选、培育,以及各类高层次人才等评选中优先考虑。

2.强化师德修养。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要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要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要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实践中,提高践行师德的能力。要弘扬重内省、重慎独的优良传统,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

三、层层压实责任,保障师德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院 (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学校成立由党 委书记、院长总负责,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宣传部、纪检监察室、科技处、学生工作部、工会、各教学教辅单位等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核心工  作来抓,师德建设成效是考核基层党组织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部门、教学教辅单位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党政主要负  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教师工作部要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主要职责。各部门、教学教辅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负责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与考核办法; 教务处负责制定课堂教学的教师行为准则;科技处负责建立教师学术规范与考核办法;研究生院负责制定研究生导师的行为规范与考核办法;宣传部负责开展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活动;学生处负责制定辅导员职业行为规范与考核办法; 工会会同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组织师德教育活动和评优活动;纪检监察室负责师德师风的督察工作。各职能部门要 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党政工团协调配合,全校上下互动,共同落实好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