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涉师舆情,提高学校应对舆情的能力,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和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根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核心,遵循“预防为主、分级响应、依法处置、协同联动”原则,确保舆情应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师负面舆情(包括师德失范、学术不端、师生冲突等引发舆论发酵等事件)和重大敏感事件(可能损害学校声誉或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舆情危机等事件)。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校级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米银俊、胡 敏
副组长:李裕和、张育方、李瞻钊、侯晓晖
组 员:宣传部、纪检监察室、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工会、教务部、科学技术部、保卫部、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
(二)职责分工
1.校级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全面领导和指挥涉师舆情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制定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研究决定舆情处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指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舆情发展态势和处置情况。
2.宣传部:负责涉师舆情的监测、收集、分析和报告,制定舆情应对方案和信息发布策略,组织协调媒体沟通和舆论引导工作。
3.教师工作部:负责教师师德失范舆情的组织调查、处理意见的拟定等工作,对涉事教师的人事档案等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并根据教师的违规情况进行相应的人事处理。
4.学生工作部:负责收集学生对涉师舆情的反映和意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
5.教务部:负责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与教学相关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协助做好涉教学舆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6.科学技术部:负责学术不端舆情的调查和认定,协助做好涉师舆情的处理工作。
7.二级学院:负责本学院教师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涉师舆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8.纪检监察室:负责监督职能部门对涉师舆情进行调查处理。
9.工会:负责受理涉师舆情教职工的申诉,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10.保卫部:负责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秩序,防范因舆情事件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
四、预警分级与响应措施
根据舆情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涉师舆情预警分为三级。
等级 | 判定标准 | 响应措施 |
Ⅰ级 (重大) | 全网传播、央媒关注、衍生次生舆情 | 领导小组牵头,24小时内上报教育厅,联合网信、公安部门处置,4小时内首发权威通报 |
Ⅱ级 (较大) | 区域性扩散、多平台热议 | 宣传部主导调查,涉事单位配合,48小时内发布调查进展 |
Ⅲ级 (一般) | 校内小范围讨论、低热度传播 | 涉事单位自查,72小时内书面反馈处理结果 |
五、防范处置流程
(一)监测预警。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涉师舆情监测体系,利用专业舆情监测软件、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媒体等渠道,实时监测涉及学校教师的各类舆情信息,及时对舆情信息进行核实,并研判舆情发展趋势。
(二)研判定级。接到舆情报告后,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舆情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和来龙去脉,并第一时间向校级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汇报。校级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舆情的性质和特点,确定涉师舆情等级,启动响应措施。
(三)发布权威信息。在核实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引发新的舆情。
(四)加强媒体沟通。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和协调,争取媒体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及时向媒体通报舆情处置进展情况。
(五)做好师生工作。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稳定师生情绪,避免因舆情事件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舆情处置工作,共同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六)跟踪舆情动态。密切关注舆情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和措施,对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消除负面影响。
(七)做好后期处置
1.总结评估。舆情处置工作结束后,涉师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舆情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处置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等原因导致涉师舆情事件发生或扩大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应的责任。
3.档案管理。将涉师舆情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档案管理制度,为今后的舆情防范和处置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讨论涉师舆情议题。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涉师舆情防范处置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拓宽申诉渠道。用好学校“接诉即办”平台,及时处理投诉。设置举报信箱,鼓励师生上报潜在风险,将矛盾消化在学校内部,避免重大涉师舆情的产生。
(三)强化队伍建设。设立信息员制度,各部门、各二级学院指定专人负责涉师舆情处置。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